新闻中心
资讯详情
河湖景观 | 将市政项目当成旅游景点开发的西安沣河湿地生态景观设计
市政类项目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,但缺乏后续的维护和再开发经费,难以持续展现当初的美景。西安沣河生态湿地公园从景观设计时就创新尝试通过“大公园,微旅游”模式来尝试解决这一难题。
咸阳满载着自先秦以来璀璨地历史文化遗产,在咸阳撤市建区后,就被定位成西安这座文化古城的未来,城市的希望。沣河水穿过咸阳新区的南部,令其成为西安城区与咸阳新区的分水岭。
作为市政项目的沣河湿地滨河生态景观带,场地全长4公里,河岸平均宽度100米,占地面积约88万平方米,是进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的东部门户。
针对场地的历史和现状,设计团队提出:以“大公园,微旅游”的思路,将市政公园项目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考虑,既解决了城市双修问题,又解决了旅游产品的构建问题,同时还以“小生活,新模式”理念赋予了区域市民以新生活方式,实践“创新城市发展模式”。
历史上的长安四周因八条河径而使其构成天然水网系统,但随着时代变迁,河径受到大小不一的破坏,所以重整沣河湿地滨河生态,就成为如今城市建设首要任务。
项目所在沣河段,还是全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中部路线,场地中原有的滩涂湿地,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,将迎来多种候鸟栖息。
设计师利用雨水的滞蓄过程,设置环境友好的抛石围堰,创造更丰富的湿地系统,营造适合鸟类栖居的生境。而通过植物空间阻隔与人行流线引导,同时不干扰鸟类的活动。
海绵城市团队运用填-挖方技术,营造微地形形成天然海绵体,通过雨水花园、人工湿地、生态草沟、渗透池、蓄水模块等设计收集酸性雨水。
地面选用会呼吸的环保材料,符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超过85%,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消减量大于60%,用水回用30%以上的技术要求,真正具有“弹性”和“可持续性”。
利用现状供水泵站每日排出的反清洗用水,设计梯级净化湿地/雨水花园,构建线性人工生态湿地,在超量雨水时由末端原规划的排涝泵站排出,达到水源的动态平衡,形成集科普性、参与性、观赏性为一体的湿地体验。
设计团队站在社会问题的角度审视设计,项目前期对西安各大公园开展实地调研,摸查市民的使用满意度,从中探寻有待设计解决的问题。同时,通过民意调查和大数据捕捉文教园潜在游客和未来居住人群的需求,以科学分析结合感性的认知进行功能梳理。
迷宫图案抽取西周青铜器云纹和雷纹,圆形与方形的连续构图,象征对大自然的崇敬。
地形起伏的花田,通过流线组织出高点俯视、身在其中、豁然开朗的多重体验。
设计尊重河堤外场地的高差,将游乐场设计成一个探索性游戏空间,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探索趣味。
西咸文教园是集健康、休闲、文化、生态、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国际社区。为满足高知客群对生活品质、学习教育、自我价值的追求,项目建筑团队设计了与环境高度融合的精品建筑,营造轻松的氛围,形成多场景的交流场所;以运营的思维策划全年全龄的活动,打造最强的归属感的社区情感联系。
沣河活力廊道作为交通大动脉,以500米服务半径设置24驿,智能服务系统联系大西安旅游。
这里同样欢迎远到而来的客人,在公园里的房车、帐篷营地即可24小时体验生态户外的野趣。
为最大程度融入生态、自然场域,建筑团队以现代手法,呼应山、水的形象,使用简洁的体块让虚实空间在此交融,为高知客群提供智慧型社交场所。
将市政项目落地成为旅游景点,把思路从景观设计任务中抽离出来,联合业主单位深入探索的新模式,期望在经年之后,沣河湿地生态公园依然能够保持“在河之洲,伊人依旧”的美好生活景象。
联系我们:0371-86087001